[转载] 知乎:How to Live?

知乎要从一个讨论社区变成一个知识平台?“知乎Live”的到来究竟有什么意义?

“参加知乎Live是怎样一种体验?”

这是知乎一千万问题中最年轻的问题之一。本周刚开完发布会的新应用“知乎Live”到现才举办了两期,仅对受邀者开放。它采取聊天室的模式,将答主在线发布的音频实时传输给付费用户,价格由答主决定。对知乎来说这是一次革命性尝试:知乎要尝试摆脱对文档的依赖,转向快媒介?知乎要尝试内容连接交易,认真做大商业模式?或者如CEO周源所说,知乎要从一个讨论社区变成一个知识平台?“知乎Live”的到来究竟有什么意义?

知乎的特点使得它不乏热心而持久的义务研究者和策划者,从他们在“知乎Live”话题下的回答来看,这批人不难理解知乎这一步意味着什么。而一般人想理解“知乎Live”并进而理解知乎这个愈加壮大的网站,还需先回味一下这个不满五岁王国的身世。

问与答

信息时代讲求识别度。知乎的卓尔不群有赖于它在中文网站中独一无二的内容组织模式:问与答。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去了拉萨,作为一名曾经的程序员和科技记者,他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:人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?人与人之间理想的信息交流模式是什么?这些问题花了他三个月时间,想通之后,他写下了知乎的第一行代码。我们不知道他当时想通的究竟是什么,但是我们不难确定:“问与答”的模式是他当时找到的“金钥匙”。

想法简单,意味深长。如周源自己所说:“我觉得最重要的,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需求—— 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、经验、见解和判断力,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。”一言以蔽之:人都有好奇心,或者如亚里士多德所言:“人天生就有求知的冲动”。求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请教,请教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问与答,既然如此,索性就这样来架构自己网站的内容。

观念越简洁,实践起来可能越丰富。知乎上那些不断挑战大脑容量的问题和回答,说明周源初心不谬。即便是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的今天,问与答仍然是知乎的灵魂,是其最基本的切入方式。不在知乎上问个问题,不用心写个答案,不给读到的答案投个票,不邀请别人或者没有被别人邀请回答某个问题,简言之,没有围绕“问与答”进行过操作,你就很难说是正宗的知乎用户。

只要有人类存在,就有问题存在,并且就可能有答案存在。但是,问题和答案的单纯存在,与问题和答案的说出是两回事。从神的视角看,人类始终处于问题之中,而从人的视角看,人未必对身处其中的问题有所意识,遑论回答。坦率地说,人意识到问题的时刻是稀缺的,能够得到恰当回答的时刻更稀缺,而被鼓励为他人提供恰当回答的时刻,最为稀缺。

知乎“问与答”的模式抓住了这些稀缺性:它作为一个“说出”的场所,成为“说出”的机会,又进一步成为“说出”的动力,每天吸引海量的人来这里免费提供自己的知识与经验,乃至欲罢不能。它就这样推动了人去思考。即便一时找不到答案,至少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,如问题“知乎未来的路将如何发展”的一个答案中说的:“感觉这里得到更多的不是答案,而是启发。”

知识与人

单纯“问与答”的模式,无法将知乎与“百度知道”区别开来,在这个影响无远弗届的对手面前,知乎的体量太渺小了。知乎靠什么树立自己?

“知乎的重点不在于问题,也不在于答案,而是在问与答之间。” 这仍是问题“知乎未来的路将如何发展”下面的一条回答。问与答作为一对矛盾物,势必要被超越,才能去想象更广大的东西,而像问与答之间的距离那样广大的东西,除了人还有什么?周源自己也说:“问答或许不应该是知乎的全部。一家优秀的公司不是围绕一个定位思考,而是围绕一种用户场景不停思考。”

知乎已为此做了很多:以投票数来决定答案的顺序;折叠了30万条低质量答案;按相关性组织答案的树状结构;设置“没有帮助”、“举报”等按钮……。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问答显得对人更有用。除了问答内容的组织,知乎还刻意加强“问者”与“答者”的身份识别度:个人主页,关注功能,私信功能,以及最近开通的“专栏”功能,都在塑造一个完整的用户形象。而“话题”、“标签”等功能,则是引导用户细分,培育亚社区文化。尽管这一切仍不出问答模式的窠臼,但从中看得出知乎官方的清晰思路。看周源自己的话:“我们需要一种真实存在,(一种)不仅仅是把我们大脑中高质量的信息搬到互联网上,还能让这一切都和自己有关的连接能力。”

好一个“和自己有关”,只有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才是有效的,否则就是无效的。知乎因而与百度知道之类的搜索引擎分道扬镳。在搜索引擎上,知识都是匿名的碎片,没有主人,像风中的纸屑。

另一方面,知乎也与维基百科之类的系统化知识库区别开来。维基百科更像一个图书馆,庞大而严整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高大的书架上,让人攀着高高的木梯索取。这里的知识照样没有主人,像码得整整齐齐的匿名城砖。

“任何人的提问,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,和合适的回答者连接起来。任何一次邀请、关注和赞同都在发生奇妙的作用,很多人在同一个问题,同一个话题下的分享开始让他们彼此变得更亲密,创业者问投资人,工程师问产品经理,律师问医生,音乐人问互联网,极客问作家……。”

周源上面的话点出了知乎的个性:在信息的海量占有上,在信息的严格整理上,知乎都毫无优势,也不会去追求这样的优势,但知乎上的知识是有主人的知识,带有人的体温、脉搏和气味。回到周源创业最初的问题:人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?“交流知识”可看作知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,但“人”作为这个问题的主语,成了知乎打理知识、组织问答的目标。正如一条回答所言:“我觉得知乎是在提供人,而不是答案本身。”

碎片与角色

有人可能会问:百度知道上的知识也都是网民们一手堆砌起来的,维基百科更是有着严密的编辑生态,还定期举行线下活动。在这些网站上,知识的数量和结构也都是人手打造的,知乎不也一样?无非知乎的答案更长,带有更鲜明的个人色彩罢了。

如果真是这样,知乎的优势就变成了它的劣势:它的答案数量极为有限且不规范,往往耐着性子看半天,也得不出个确凿结论。但是知乎上的“人”并非单纯的人,而是有角色的人。前面提到知乎的“话题”和“标签”功能,这使得知乎的用户可在有限时间内迅速“找到组织”,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人和内容,从而形成小圈子和亚社区。这些圈子内部拥有丰富的互动手段:关注、评论、私信、邀答、赞同等等。这就形成了用户之间的黏性,让问答成为了酒局上的推杯换盏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在这样的场景里,优秀的人获得尊重,平庸的人有缘学习,大家各得其所,像真实的社会一样。而与真实社会权重不同的是,这里的游戏筹码仅有知识、经验和思维方式,以及由之而生的荣誉。

这是一个多么明亮而美妙的社会场景,如一个回答中讲的:“在知乎,这个人的一切都是透明可见。”剩下的问题,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构建这样的社会场景。

知乎Live是一个新的尝试,它想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形成新的媒介形式,让有质量的信息更快、更精准地流动,这必然会加强上述场景的实现,加强以知识为核心的用户角色化。而反过来,辨识度极高的用户又会进一步简化知识的组织结构,让知乎的信息流更加清晰:我需要什么知识,我就去找什么人才,就这么简单。这个人才本身就是知识的标签,他的知识也是他这个人的标签。知识沉淀为人的辨识度。

坦率地讲,在“知乎Live”推出之前,知乎一直囿于“知识”这个维度,而在“人”的开发上缺乏很大力度。但可贵的是,知乎始终坚持从“知识与人”的互动中规划战略。

广场与剧场

互联网时代的广场景观非常普遍。很多网站的历史都是相同的剧本:一开始坚守严格的用户准入和内容筛选,后来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放,优质资源便慢慢被稀释,个性愈加泯灭,最终成为人声嘈杂的广场。也有少数异类坚持小众,但却收获另一种悲惨结局。

“不推就死,一推就倒”的怪圈困扰着互联网的创业者,想必知乎也照样感受到这种压力。在腾讯入股之后,知乎的商业化步伐坚定了许多,但是作为一家如此依赖美誉度和有用性的网站,知乎如何管控“广场效应”,在用户和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?

知乎早期采用的是邀请注册制,并且请了大量名人前来捧场。众多创业英雄现身说法,再加上严格的限制准入措施,使知乎的邀请注册码在网上卖到119元。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说:“很多新网站都会招来蝗虫一样的‘IT观光团’,这些人听说有哪个新网站成立,一窝蜂赶去注册观察,新鲜劲散去就离开了,他们反而会驱散真正的用户。”“知乎的护城河是高质量内容和提供它们的人。”可见知乎在早期进行质量管理的决心。

时至今日,日活跃用户1300万,月浏览量50亿的知乎显然已没有能力坚持这样的严格管理,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抱怨知乎越来越水:“我现在上知乎最大的困惑就是关注的人越多,能汲取的信息越少,杂音越多,消息越水。产生的活动也就几乎没有,最后就洗洗睡了。”

知乎官方如何想我们还不太清楚,但知乎的选择其实不多:将自己重新围起来已为时过晚,继续放任照样是死路一条,只有一方面欢迎更广大的用户加入,另一方面又对少数优秀用户施以更好保护和更多激励。这和现实社会的道理是一样的: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保障每个成员的最基本权益,同时又要保护少数优秀分子,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回馈他们的贡献。知乎有这个责任,也应更有效地履行这个责任。

“知乎Live”可视为这一努力的体现:答者通过自己积攒的名望吸引用户,在“舞台”上分享知识,问者买票进场,在“观众席”就坐聆听。这是对“广场模式”的一种反制。相较于视听模式,文档形式格外容易受到广场效应的干扰,有价值的文字信息格外容易湮没在灌水当中。道理很简单:你在写别人也在写,你会被阅读别人也会被阅读,两者的关系是平行的;而在视听模式中,言者和听者是严格相对的关系,不可颠倒,言者的独特地位也不可替代,信息的传输高度有序,优质信息的抗噪能力非常强。知识获得了强大的势能,自高处向低处流动,无价值的信息被屏蔽,减法操作实现了自动化。

不敢肯定“知乎Live”的技术手段对于这个场景来说已足够,但它的未来值得观察。更重要的是,“知乎Live”可以为互联网社区抗击广场效应提供思路:“剧场”是“广场”的天敌。

淤泥与莲花

“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,原本我们以为它会是一座“金字塔”,但越来越变成一颗“图钉”。一方站在削尖的头上,一方站在遥远的钉帽上。中国没有一个所谓 “全民的互联网”,中国的互联网是人为割裂的。”

这是问题“知乎未来的路将如何发展”的答案中引用的内容。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结构源于中国的社会结构,而社会结构又反映了民族性。在中国做一个知乎这样的网站是理想主义的,太多的国民还陌生于知乎所代表的精神,知乎的新增用户有很大一部分还需要时间适应知乎,知乎的文化大环境并不好。但反过来讲,这个社会因此格外需要知乎,知乎会是很多孤独者的精神家园,这样的人团结起来,社会就慢慢改变了。

如果文化是淤泥,那么理想可以成为莲花。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之前说:“知乎还没准备好。P&G开始也只有一两个产品线,慢慢分支出更多子产品线,知乎也一样。这是所有公司的必经之路。”他谈的是商业模式的问题,但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知乎对未来的耐心:不急于赚钱,而是为了理想多挺一阵子。黄继新也透露马化腾一直在使用知乎,马说他喜欢知乎这样“和时间做朋友的网站”。

应该不是巧合:后来正是腾讯的注资,让知乎从创业数年的惨淡经营中初步解脱。但是知乎也因此套上了资本的笼络,开始认真地考虑商业变现之路。这或许是所有公司的宿命,公司本身是一种高度理性主义的组织。知乎作为一个背负文化拓荒使命的互联网平台,如何又能在商业的压力下坚持自己的价值观,值得高度关注。

剧团与剧院

除了追求商业变现,知乎的未来还应该怎么走?这从一个“知乎Live”固然难以管窥,但还是能看出些端倪:知乎仍然追求保护固有的社区氛围,采取更先进的媒介手段活跃知识流通,强化用户角色,凸显知识的价值(无论是精神价值还是商业价值)。但是知乎能做的仅仅是这些吗?

“在媒介环境变化的情况下,会有更多场景,从一个讨论社区变成一个知识平台,知乎的商业化也围绕这个发展过程展开。”在周源近日对记者的表示中,比较惹人注目的是“讨论社区”和“知识平台”这一对概念。“社区”和“平台”的区别是什么?

“把知乎作为一个下一代社区的平台,而不仅仅是去做自己的一个社区。做 Discuz!一样的事情,做康盛新创一样的事情——当然,知乎显然会比它们做得更棒。无疑,做自己社区和做全世界的社区,这是很大的差异。在我看来,后者可能是更酷的事情。”知乎上这条答案的提法和周源十分接近,但是表达更加清晰:所谓平台,就是众多社区的后台。

据“知乎Live”发布会消息,知乎在长尾领域的用户增长极为明显,仅“航天航空”这样一个小众话题在2016年的讨论内容就是过往内容总和的三倍。知乎培育一干细分社区的条件已呼之欲出。打个比方,知乎至今一直是自己做社区的,这就像运营一个剧团;而成为社区平台的知乎则要运营一个剧院,延揽众多其他的剧团来演出。

初创时请人做内容,现在管理别人做的内容,将来帮助别人管理内容。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未来,知乎仍然会很忙碌:搜索整合,社交整合,基础架构整合,还有最终(也是最初)的信息整合。那时的知乎会成为一个与现在很不一样的信息巨头。

最后还是问题“知乎未来的路将如何发展”的答案中的一句话:“在我眼中,知乎是一本汇集思想的书。很多人在写,在点评,在标注,在总结,但缺少一个上帝,能把那份辨识人的思想的通灵展示出来。”

知乎,你能成为这样一个上帝吗?

  • 发表于 2016-05-24 17:49
  • 阅读 ( 11093 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相关问题

6 条评论

请先 登录 后评论
宋登峰
宋登峰

官方技术支持

41 篇文章

作家榜 »

  1. 宋登峰 41 文章
  2. 福泽天下 17 文章
  3. 张子豪 5 文章
  4. 0750.tv 5 文章
  5. 我了个去 4 文章
  6. 法务网 4 文章
  7. 三叔 3 文章
  8. 师说 3 文章